

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1号院17号楼二层
电话:010-66053928
传真:010-66053908
绿色发展一周要闻(2022年第30期,总第92期)
- 发布时间:2022-08-12 17:48
- 访问量:
绿色发展一周要闻(2022年第30期,总第92期)
- 发布时间:2022-08-12 17:48
- 访问量:
绿色发展一周要闻(2022年第30期,总第92期)
(8.8-8.12)
一、特别关注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日前,由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已在全国发行。《纲要》共10章、31目、87条,5.1万字。全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纲要》系统全面、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2.国务院:推动能源领域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
日前,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发文解读,投资将投向哪些领域。能源领域方面,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积极稳妥推进金沙江龙盘等水电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和设计优化工作。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近期抓紧启动第二批项目,统筹安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项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准和开工建设基地项目、煤电项目和特高压输电通道。
二、政策信息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 65%,培育一批 5G 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二)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公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共有19省市23个市区入选。根据2021年12月24日国家生态环境部联合八部门出台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指出:试点地方须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关要求纳入地方投资和产业政策制定,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及能耗双控、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
(三)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公布《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通知共7个方面26条,涉及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计划指标、用地用海审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土地供应等内容。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缩小用地预审范围、简化用地审查、分期分段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推进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等举措。通知明确,实行计划指标重点保障。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国家军事设施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用地,以及纳入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产业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由部直接配置计划指标。落实临时用地政策。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使用的临时用地,期限不超过四年。
(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服务“双碳”目标。加快构建碳领域合格评定体系,以电力、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汽车等行业为重点,研究制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合格评定解决方案,加强碳排放合格评定能力建设,完善碳排放审定核查机构认可制度,统筹推进碳领域产品、过程、体系、服务认证和审定核查、检验检测等多种合格评定工具的协同应用和创新发展。健全森林认证等生态系统碳汇认证制度,规范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等认证服务;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审定与核查机构和活动的管理,加快建设碳排放核查检测技术实验室。
三、金融信息
1.我国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3万亿元。从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8.82万亿元、5.04万亿元和2.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40.8%和62.8%。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30.8%,上半年增加6039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上半年增加2631亿元。
2.农发行成功续发绿色金融债券
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功续发绿色债券34亿元,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该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国家储备林、高标准农田、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项目的贷款投放,其中包括定点帮扶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等。该期债券将有效助力脱贫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是农发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
四、行业信息
1.中电建海上风电工程有限公司揭牌
日前,中电建海上风电工程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该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建将大力加快在海南海上风电业务布局,助力海南自贸港与清洁能源岛建设。
2.工信部:“以钢定焦” 推进钢铁与化工产业耦合发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进一步促进钢焦联合产业政策提升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王树华代表指出,国家积极引导钢铁与焦化产业耦合发展,支持钢铁与焦化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近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旨在为探索一体协同落实碳达峰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双碳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以“一体协同,系统推进,增存并举,示范引领,业界共治”为主要原则,提出到2025年,在两区一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分别完成上级下达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示范区能耗强度较2020年降低15%左右、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0%以上;到2030年前,整体率先实现碳达峰并稳步下降,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五、地方信息
1.北京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
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积极推动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形成与超大城市特征基本相适应的现代化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节能政策措施体系,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高。重点领域能效和碳排放水平保持全国领先,碳中和迈出坚实一步,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本市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光伏、地热,适度发展风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促进氢能示范应用。
2.上海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下降至4吨/万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降至3.8吨/万千瓦时左右。具体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油气消费合理调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组织实施本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落实6方面20项任务。
3.河南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日前,河南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炼油、乙烯、焦化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4.吉林印发《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为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5.浙江发布《关于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财政补贴、政府产业基金、财政引导金融等多种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发展。鼓励有条件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和天然气分布式发展,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支持产业能效标准和智慧能源监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设备的节能监测。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奖惩政策,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6.《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安徽省发布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把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5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680 亿千瓦时,提出建设抽水蓄能基地、智慧融合发展光伏、健康发展风电、多元发展生物质能。预计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 25%左右,相当于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6900 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1.3 万吨以上,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6 万吨以上。
编 辑 |刘珊珊
监 制 |张卫东
出 品 |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