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1号院17号楼二层
电话:010-66053928
传真:010-66053908
十个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 合力稳住工业运行
- 发布时间:2023-09-11 13:57
- 访问量:
十个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 合力稳住工业运行
- 发布时间:2023-09-11 13:57
- 访问量: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重点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近日发布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至此,对GDP贡献较高的十个工业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均已印发实施,通过政策合力,坚持供需发力,进一步夯实工业稳增长基础。
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总体保持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保持稳步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初以来降幅逐月收窄。
“我国工业经济生产恢复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会上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选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行业,制定稳增长政策措施。
陶青告诉记者,对这十个行业推出稳增长举措,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和带动性等几个方面。据悉,这十个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成左右,都具备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
“我们系统梳理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制约,与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业内专家多次研讨交流,切实增强稳增长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陶青说,这十个行业的稳增长举措,从供需两侧发力,努力形成政策合力。
从需求侧,着力恢复和扩大重点领域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出招”。
比如,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强调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有序推动石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深入开展消费品、原材料“三品”行动,组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加快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一系列举措着眼于充分激发内需潜力。
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大力推广教育类、模型类、户外及运动类婴童用品,在轻工业稳增长举措中,“一老一小”引人关注。
“据测算,2022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4.6万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达10%。婴童用品同样是市场热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告诉记者,要在优化老年、婴童等产品和服务供给中挖掘新的增长点,拓展需求空间。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样是稳增长的着力点。记者梳理发现,从轻工业到汽车、机械,方案均提出搭建高水平国际供需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对标国际需求加大研发力度,生产适销产品,巩固工业产品出口。
今年以来,“新三样”出口强劲。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抓住向好趋势,在汽车行业稳增长举措中,明确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从供给侧,着力搭建高质量供给体系,稳产业、育企业、建标准,激发工业增长内生动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稳增长方案都明确提出,加快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关键要素保障水平,加强重点产品保供稳价等。
在轻工业领域,支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照明电器、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汽车领域,支持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领域,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一系列举措着眼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关键材料设备、工艺薄弱环节突破,保障高质量产品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会上说,将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重点推进集群培育,通过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
陶青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同时,还将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研究谋划进一步的政策举措,健全与制造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政策精准性、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把握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张辛欣)
我国力争实现今年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
工信部:力争2023至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两部门:力争2023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3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现持续恢复、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行业仍面临需求不振、预期转弱、增势放缓等挑战。方案系统谋划两年期稳增长举措,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提升行业供给水平。
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方案明确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消费,同时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比如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等。
在稳住外贸基本盘方面,方案提出引导电子整机行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览展示活动,深挖线上线下国际市场潜力等。
在提升行业供给水平方面,方案提出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面向个人计算、新型显示、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动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测量仪器技术攻关等。
“我们将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领域,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贯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杨旭东说。(记者:张辛欣)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