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1号院17号楼二层

电话:010-66053928

传真:010-66053908

/
/
聚焦双碳 | 绿色发展 一周要闻(2023 年第 31 期 总第 139 期)

聚焦双碳 | 绿色发展 一周要闻(2023 年第 31 期 总第 139 期)

  • 发布时间:2023-09-25 13:59
  • 访问量:

聚焦双碳 | 绿色发展 一周要闻(2023 年第 31 期 总第 139 期)

  • 发布时间:2023-09-25 13:59
  • 访问量:
详情

导读:

《绿色发展一周要闻》是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精心打造的全新栏目,包含特别关注、政策信息、绿色金融信息、行业信息、地方信息等板块,为大家介绍国内绿色低碳产业与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政策和行业动态,以及各行业、各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成绩和资讯。旨在充分发挥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在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特别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并致辞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广西南宁出席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并致辞。李强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20年来见证了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我们坚持团结自强、合作共赢、胸怀天下,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未来中方坚定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活力。
 
 
 
 

政策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文件表示,推动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交易。发电侧价格由电能量价格、辅助服务费用等构成。直接参与交易的用户侧用电价格由电能量价格、输配电价(含交叉补贴)、上网环节线损费用、系统运行费用(包括辅助服务费用、抽水蓄能容量电费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代理购电用户用电价格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平等参与企业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意见》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平等参与企业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参与招标投标活动,仅需提交首台(套)相关证明材料,即视同满足市场占有率、应用业绩等要求。评标办法应当有利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不得在市场占有率、应用业绩等方面设置歧视性评审标准。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严守红线底线,确保耕地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生态保护红线保持稳定。在坚持“局部试点、全面探索、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创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政策机制。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的通报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2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的通报》。通报显示,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2681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31.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136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5.9%,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将优先试点已发布、研制中的国家标准,配套应用相关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一批推动智能制造有效实施应用的“标准群”。2023年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不少于70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

 

日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使用国产汽车,优先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用于机要通信的工作用车,以及使用场景相对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业务用车等,原则上应当配备新能源汽车。

 
 
 

金融信息

 

马骏:转型金融和普惠客户更需绿色金融支持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新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已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相比“纯绿”项目,当前转型金融、绿色普惠客户更需要绿色金融服务。马骏认为,CCER对推动绿色低碳科技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制度安排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激励绿色低碳科技加大投入研发,并成为绿色科技企业一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

 
 

   邮储银行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支持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分行在广西南宁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场景业务。此次贷款发放对象是广西某能源有限公司。该笔贷款用于总装机容量8.4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估算该项目年均发电量807.79万kWh,与目前的燃煤火电厂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463.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53.64吨,节能降耗及环境效益显著。

 
 

上海市发改委下达2023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第三批)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本市2023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第三批)的通知》。《通知》显示,计划下达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共计75593.102343万元。

 
 

行业信息

 

工信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向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向好。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注重实效,扎实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培育工业机器人产业生态,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在即  碳交易体系日臻完善万亿元市场规模可期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在2023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致辞中表示,北京将持续健全绿色金融市场的功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进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2017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受理申请停摆以来,我国碳交易体系主要借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为主,而随着CCER重启,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中国碳市场以其年均70亿吨至80亿吨的配额来看,未来年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元。

 
地方信息
 

河北印发《河北省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领域相关产业,突出抓好具有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的关键项目,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组建技术中心、研究中心,攻克、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

 
 
 

《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九部门印发《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船舶全产业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具备新能源船舶和关键核心装备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核心装备供给能力;建成不少于5种引领市场、适合市场的新能源典型船型,打造一批新能源船舶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航线;推出一批引领船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规范标准。

 
 
 

吉林省印发《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到,高质量发展绿电产业。推动示范区采取“绿电+消纳”创新发展模式开发新能源项目,引入对绿电供应需求较大、电力稳定供应需求较高的企业,实现降碳减排。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区、采矿废弃区受损土地、厂房屋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推动示范区规划内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推动示范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建设中小企业自发自用分布式清洁能源。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秘书处

 
 
 
关键词: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联盟动态 | 成员天地 | 关于联盟 | 联系我们节能产业 | 环保产业 | 循环经济 | 新能源 | 绿色金融 | 节能服务 |  联盟平台 | 市场资源整合 | 产业链合作 | 专家智库服务 | 投融资服务 | 科技创新服务 | 产业大数据